郑艳艳
郑艳艳1金照1潘逸迁1*崇杰2
1医院肛肠外科,
2温州医院肛肠外科,
摘要目的探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fion,EMR)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治疗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rinetumors,NET)的临床疗效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年1月至年1月医院收治的例结直肠NE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例结直肠NET患者分为EMR组(n=72)和ESD组(n=76),EMR组行EMR治疗,ESD组行ES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ESD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整块切除率、组织学完全切除率显著高于EMR组[(28.28±8.05)vs(15.77±6.41)min;(.13±.61)vs(.71±.47)yuan;76%vs65%;73%vs62%;(P<0.05)];ESD组术后出血、穿孔发生率略高于EMR组(P>0.05);年龄、性别不同的结直肠NET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深度、淋巴管浸润、WHO分级、手术方案不同的结直肠NET患者,两组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管浸润、手术方案是影响结直肠NET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ESD治疗结直肠NET的手术整块切除率和组织学完全切除率较EMR高,术后并发症及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EMR低;淋巴管浸润、手术方案为EMR的结直肠NET患者术后易发生淋巴结转移。ESD可作为临床治疗结直肠NET的首选方案,以提升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预后。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淋巴结转移
基金项目:温州市基础性科研项目(Y)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tumors,NET)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其在欧美发病率约2.5~5人/10万人,较少见,但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1]。神经内分泌肿瘤约67%发生于胃肠道,其中以结直肠多发[2]。结直肠NET具有高度转移性,常累及胰腺,严重时可危及生命[3]。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不断进步,内镜下局部切除逐步用于结直肠NET治疗。相关研究显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均可根治性切除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4-5],但目前临床对于这两种治疗方法的选择依然存在争议。本研究就ESD与EMR治疗结直肠NET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并对结直肠NET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结直肠NET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批号:伦研批(-14号)],回顾性分析年1月至年1月我院收治的例结直肠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患者自愿原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例结直肠NET患者分为EMR组(n=72)和ESD组(n=76)。EMR组男47例,女25例;平均年龄(55.48±5.11)岁,范围30~85岁。ESD组男50例,女26例;平均年龄(56.63±5.26)岁,范围31~8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证实为结直肠NET;②肿瘤长径1cm,WHO分级G1/G2;③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④心肝肾功能正常;⑤病历资料详细;⑥术前未接受任何抗结直肠NET治疗;⑦签订关于本次研究的知情权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②严重直肠炎症性病变;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长期应用大量激素;⑤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者;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⑦精神异常不能配合治疗;⑧随访期间失访。
1.2治疗方法
EMR组行EMR治疗,操作如下:患者麻醉后依照病灶部位取左侧卧位或仰卧位,置入GIF-2T40双通道上消化道电子内镜(日本Olympus公司),使用Dual刀(美国ellman公司)在距离肿瘤边缘3~5mm处做环周标记,将ml0.9%氯化钠注射液(武汉市福星生物药业有限公司)、1ml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5ml0.2%靛胭脂黏膜染色剂(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混匀,沿标记外缘分点将该混合液注射至瘤体黏膜下层,使病灶从肌肉层凸起,然后进行内镜智能电切,切除瘤体。ESD组行ESD治疗,操作如下:患者麻醉后依照病灶部位取左侧卧位或仰卧位,置入GIF-2T40双通道上消化道电子内镜,使用Dual刀在距离肿瘤边缘3~5mm处做环周标记,将上述混合液(同EMR组)沿标记外缘分点射至瘤体黏膜下层,使病灶从肌肉层凸起,使用Dual刀在标记点外侧缘将黏膜切开,使用IT刀(河南中可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沿着固有肌层对瘤体黏膜下层进行分离,完整剥离瘤体后送检病理科,使用APC灼烧对术后创面进行局部保护,有效止血并缝合。对于未能完整切除的病例,后续给予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
1.3评价指标
①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整块切除率、组织学完全切除率,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穿孔;②术后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术后采用门诊复查形式进行随访,检查内容为全腹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