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好奇、好动
看到什么东西都想塞嘴里尝尝
阳朔一幼儿近日误食“银色糖果”
——两颗磁力珠
导致肠穿孔
……
险!4岁幼儿误吞“磁力珠”近日阳朔一名4岁的孩子阳阳(化名)嚷着肚子痛,阳阳奶奶以为是孩子上火,消化不良,就给阳阳服用一些助消化的药,但是孩子并未见好转。次日凌晨4点,还在睡梦中的奶奶就听见孩子一直大喊:“奶奶,肚子痛!”痛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于是奶奶带孙医院进行抗炎补液治疗,一天后仍未见好转,遂慕名转医院小儿外科。经过医生详细的询问,原来阳阳因好奇尝了一下手中的“银色糖果”(磁力珠),不料一下子滑进肚子里,当时肚子有点点痛,但他没在意。第二天,他又拿出磁力珠玩,又想尝尝是什么味道,结果又把一颗珠子吞了!于是医生立即行X线检查,平片发现,磁力珠相邻的回肠之间,有机械性肠梗阻征象。而且患儿出现剧烈腹痛、呕吐、高热等症状,且逐渐加重。
X线检查发现异物磁力珠
化险为夷!手术取出异物
并修补两处肠穿孔
征得家属同意后,医生立即给患儿进行手术。
手术时,医生发现因磁力珠吸附导致阳阳腹腔内的肠子与肠子相互粘连压迫在一起,导致受压迫的肠壁组织缺血、坏死,分开粘连的肠管发现2处穿孔,取出肠道里的2颗磁力珠后,医生将穿孔的肠管进行了修补。
手术中取出的磁力珠
术后,阳阳恢复很快,已经康复出院。
其实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小儿外科主任邵家松表示,医院就诊的患儿约有一百多例。
就在年除夕前夜4岁的帅帅(化名)就因为独自玩耍时误把彩色的串珠当作糖果食用,医院治疗中。
x平片显示帅帅误吞食的异物(左图)
术中取出的“糖果”(右图)
科普指南
事实上,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没有足够的辨识能力,喜欢将物品玩耍甚至放入口中。
那么,误食的危害有多大?怎样避免误食的发生?发生误食时该怎么办?下面这些知识点,请家长牢记!
01误食多见于1—5岁儿童
儿童误食事件有近三分之二发生在家中,多见于1岁至5岁的儿童,而成功进行家庭自救处理的却非常少。误食严重的可能会灼伤消化道,引起烧伤、出血、中*、休克、窒息等,损伤肝肾功能,甚至造成多器官衰竭,最终引起死亡。
医生提醒
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尽量杜绝误食隐患。安全教育时,家长要耐心教孩子学会分辨哪些是食物,哪些是药品、*物或其他不能吃的物品,帮助孩子养成遇到不明来源的东西,先问问家长能不能吃的习惯,让孩子形成安全防护意识。
对容易引起误食的物品要妥善安置。不可让孩子单独食用或玩耍坚果、果冻、纽扣、弹珠等细小坚硬的物品,以免引起窒息。
药箱建议放置在1.5米以上的高度,并有固定的放置位置,贴上红十字标志,告诉孩子这是药箱,并与零食放置区保持较远的距离。
另外,疫情期间许多家庭囤了不少消*液或酒精,无色透明的液体极易让孩子以为是水而误服,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开瓶能力,使用后一定要及时拧紧瓶盖并放置妥当。
家长一定要时刻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切不可专注玩手机、做饭或任由孩子独自玩耍。
海姆立克急救法(视频来源央视)
02孩子发生误食,该怎么处理?
如果孩子发生误食,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若是异物梗阻,可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帮助异物排出。
医生提醒
如果孩子意识丧失、抽搐或误服了*副作用较强的物品时,不能进行催吐,以免引起窒息或消化道伤害,应紧急送医。
如果误食了*副作用较强、剂量较大的药品、化妆品时,医院,切勿延误时间,送医途中可进行催吐。
若误食强碱强酸,切忌催吐,采取以下补救措施:如误服强碱药物,应立即服用食醋、柠檬汁、橘汁等酸性液体;误服强酸药物,应立即服用生蛋清、牛奶等,保护胃黏膜,尽量减少药物腐蚀。
需要注意的是,医院时,一定携带好误食的物品,以便让医生及时准确了解情况,采取解*救治措施。切勿抱有侥幸心理,若孩子经过自救处理无不适发生,医院进行正规的检查和观察。
来源:医院、桂起风资源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爆料有奖
爆料或者发原创文章,凡被审核采用者有赏红包5元~元,内容越新越热红包额度越大喔!详情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