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穿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川医生汪辉德援非两年救治患者180 [复制链接]

1#

汪辉德为当地军人诊疗。钟欣摄

1月17日上午,援助非洲两年多的四川简阳医生汪辉德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几内亚比绍两年来,汪辉德进行了多例手术麻醉、开展了多例疼痛治疗,共救治患者余人。

家人支持他踏上“援非”艰辛路

“于公,我应当前往几内亚比绍,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就是我的本职工作,但于私,我是一个女人的老公,一个孩子的父亲,离家两年,没有照顾好家庭,这是我的失职。”谈到援非之行时,汪辉德这个40多岁的男人仿佛又回到当初选择时的情况,眉头紧锁,露出纠结的表情。

汪辉德为当地手术病人进行麻醉。钟欣摄

“高强度的工作我不怕,但我怕正在读高中的女儿会因为我离家太久影响学习。”汪辉德称,在接到援助几内亚比绍的通知时他就已经通过网络了解了这个国家,简陋的医疗设施和落后的医疗观念带给他不小的冲击。“医疗救助没有国界,越是贫穷的地方越需要医生。”汪辉德说,在职业理想与家庭责任之间的纠结让他感到左右为难。

有家人的支持,作为中国第十六批援几内亚比绍医疗队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汪辉德于年12月底坐上飞机,与医疗队的同事前往几内亚比绍。

几内亚比绍是全球10个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气候炎热,传染病泛滥、各类物资匮乏,公共医疗和卫生服务几乎一片空白。

“去之前我也查阅过这个国家的相关情况,真正抵达的时候,还是很惊讶,这个地方太落后了。”汪辉德说,飞机到达几内亚比绍共和国首都比绍的时候是晚上10点,没有热闹的商场和街道,周围几乎是一片漆黑。

在非洲深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年1月7日上午,刚到当地的第一个周末,汪辉德和医疗队的同事们正在忙着修整菜地、移栽菜苗。医院的一名医生匆匆来到驻地紧急求助抢救一名需要手术的患者,这是医疗队到这里的第一例急诊手术,汪辉德和队员们立即出发。医院时,该院医生由于处理不了已经准备将病人转诊,看到中国医生来了立即介绍病情。通过询问,汪辉德了解到患者为一名怀孕2个月的17岁女性,入院前一天在院外进行人流术,清宫时发生了子宫穿孔,出血近ml,当地医生给予输血压迫止血后流血停止,但无法进行下一步处理。医疗队经过讨论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医院进行手术。在条件简陋且闷热的手术室里,耗时3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汪辉德与队友们到学校义诊后合影。钟欣摄

“整个过程都是手控呼吸,因为麻醉机机控已经坏掉很久,多次维修无法修复只能手动捏一会呼吸囊,排一会二氧化碳。”通过大家的努力,病人不久后就康复出院,当病人家属前来感谢医疗队时,汪辉德说自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医院的诊疗外,我们每个月也会到其他地区的军营、学校、卫生院等进行义诊。”汪辉德介绍说,每次义诊前当地居民得知中国医疗队去免费医疗服务,早早地就排好了队。义诊结束后,居民们都会面带微笑竖起大拇指,用自己的方式对医疗队表示感谢。“虽然每次义诊后大家都深感疲惫,但心里都很有成就感,即使远在异国他乡,大家的共同信念却一样,就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大爱无疆、救死扶伤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跨国视频通话成为精神支撑和工作动力

汪辉德告诉记者,落后的医疗观念让让他难以接受。在当地,医院不会为患者做艾滋病毒的筛查,而当地HIV病毒携带者数量较多,医护人员很容易遭遇“职业暴露”的危险。

“每一次手术都像在打仗,需要全副武装,这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负责。”汪辉德说,在几内亚比绍,他不仅需要进行麻醉工作,医院开设了疼痛门诊,工作强度高、接触病人多,在高强度的工作下还要担心患者是否是HIV病毒携带者,对身体和精神都是双重考验。

“除了午休会回医疗队外,其他时间都在救治各种病人,身体和心理上都很疲倦,而我消除疲倦的方式就是每天和家人进行一小时视频。”汪辉德笑着说,几内亚比绍与中国有8小时时差,但无论他工作结束是早是晚,妻子都会在他工作结束后跟他视频,告诉他父母和女儿的情况。

“在几内亚比绍的两年很充实很有成就感,同时每一位援非队员心里都很激动,但仍然想念祖国和亲人。”汪辉德说,当飞机降落的那一刻,自己深深感受到还是祖国好。

在几内亚比绍的两年里,汪辉德对医生这个职业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他表示以后将秉承一颗赤诚的医者初心,继续积极投身到救死扶伤的医疗事业当中。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